貿易戰美國再添油 床墊最高加稅1731%
2020-06-11 16:13 來源: 家具 作者:未知 閱讀()
?中美貿易戰至今,在今日(13日)清華大學舉行的中美經貿關系學術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表示,除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外,眼下我們最重要且最應該做的是保護企業,采取精準的政策措施,要給企業充分的預期和積極性,尊重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同時要建立豐富的、多樣化的政策工具箱,以應對各種不測。
??貿易戰正進入膠著狀態,而剛剛過去的6月6日(美國時間),美國商務部再次發布公告,因“低價QX,將對中國制造的床墊征收從38 %到最高1731 %的反QX。
??在這份關稅清單中,包括喜臨門、敏華控股、恒康家居(夢百合)以及盛諾集團等知名企業均在名單中,但大部分中國知名床墊企業的實際稅率并未執行最高標準(見下文附件)。
??如恒康家居被認定的QX最低,為38.56%;敏華、喜臨門、盛諾、宜奧等其他幾家企業則在單獨稅率的名單內,QX為74.65%。而最高達到1731 %QX的具體企業名單,美國商務部并未公布。
??程序復雜,12月1日確定是否征收
??盡管美國商務部發布了這個公告,但并不意味著該關稅政策已經正式實施。
??根據其司法程序,還必須通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最終裁定,方能最終實施。以下為本次床墊產品關稅的時間表。
??因此,正式的關稅實施命令至少要等到2019年12月1日發布。
??但在此之前,美國商務部仍將指示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根據上述初步費率,向中國床墊進口商收取現金押金。
??最近,中美貿易戰再度惡化。
??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中,美方突然漫天要價、極限施壓,再一次暴露出霸凌嘴臉、強權手段。既然是蹉商,就得有誠意,平等議事、有商有量、互諒互讓,最終達成雙贏。取消全部加征關稅、不隨意改變貿易采購數字、協議文本必須平衡,這是基本條件,也是中方的底線,但美方突變的強硬態度,損害了中美雙方和全球利益,也違反了美國在世貿組織的國際義務,更是對多邊貿易規則的公然挑釁。從美方一系列表現來看,“美國優先”的旗子倒是豎起來了,但“美國戰艦”卻橫沖直撞,破壞國際規則和別國利益,搞得腥風血雨的。
??梳理一下,美方的做法不外乎“兩個不”——一不高興就制裁,一言不合就退群。
??比方說,“制裁”,制裁俄羅斯、尼加拉瓜、土耳其、伊朗、委內瑞拉,等等,干涉敘利亞,報復加拿大,挑斗歐洲,搞亂中東,可謂四處點火、到處攪局,整個兒一想與世界為敵的節奏,世界有你不安寧。
??很明顯,美國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矛頭直指“中國制造”,“一帶一路”。作為實體制造業,家居行業也不免涉及其中,特別是一些對美出口依賴性比較大的企業。
??值得慶幸的是,在中美貿易戰的問題上,大部分國內家居企業出口業務的占比并不高,加上近幾年不少家居企業著力拓展國內市場,國內業務收入增速要高于出口業務,境外業務收入占比持續下降,對出口依賴度已經大為降低。
??未來,中國對外貿易摩擦或許將成為“常態”。對家居企業來說,這是否意味著企業要放棄海外市場?正好相反,積極布局反而是規避風險的有效途徑。
??其實,家居行業的海外布局之路也已經開啟。2018年,包括美克家居、顧家家居、曲美家居、大自然在內的多個家居企業紛紛并購國外巨頭。對國內市場來說,國際品牌的加入豐富了產品矩陣,對國外市場來說,這就是企業布局海外市場的一個跳板。
??事實上,中美貿易戰對大部分家居企業并不會有實質性打擊,這種影響更多是一種心理預期和壓力,但也給家居企業提了個醒,宏觀環境我們無法改變,但及時根據環境調整戰略卻至關重要。
??例如,近年來,“環保”在家具質量評判指標的地位上越來越重要,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生活健康與生活質量的提高。所以,生產“適時、適世”的家具產品已是不二的選擇。再如,重視家具產品的風格設計與趨勢把握,以應對一線城市的“人口控制”與二三線城市的“人口吸引”。
??事實上,中美貿易戰是一把雙刃劍,它確實給國內的家居行業、特別是出口企業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壓力,但它同時又促使我們在塑造品牌、轉型升級等方面容不得半點遲疑,更讓我們看到的是巨大的消費規模,回歸消費者,洞悉消費結構的升級和變化,抓住機會轉型,才能占據主動地位。
??中美貿易戰雖然確實給家居行業帶來了更嚴峻的市場競爭,但我們更應該要看到的是巨大的消費規模,回歸消費者,洞悉消費結構的升級和變化,抓住機會轉型,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底氣說出:
??世界不是只有美國人的世界,地球不是美國人抱在手里獨玩兒的橄欖球,美國總統也歷來當不成地球的“村長”。
??美國2018年對華貿易逆差的確高達4190億美元,占到了美國全部貿易逆差8790億美元的48%。然而特朗普(以及不分黨派的大多數美國政客)都不愿提起的是,在2018年,美國與102個貿易對象國之間都存在逆差。這一狀況其實反映了美國國內儲蓄的嚴重不足,而且這一狀況在未來幾年還將繼續惡化下去,這正是由美國總統和國會2017年末魯莽的減稅措施所造成的。
??因此,可以說美國致力于在一份雙邊協議中解決自己的多邊貿易問題,這樣一份協議的達成將凸顯美方上述意圖的荒謬性,它無助于解決知識產權竊取、強制性技術轉讓、網絡攻擊、中國國企享有有利的產業政策等諸多所謂的“結構性問題”。在對兩國的結構性沖突進行描述時,我們很有必要凸顯“所謂的”這個修飾語。事實上,美國的許多指控都建立在連美國法庭都不會采信的不可靠的證據之上。
??美方給出的錯誤論述也讓人們意識到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長期以來作為美國和中國經濟黏合劑的戰略接觸(strategic engagement)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猜疑是兩國關系發生問題的根源,而且這種猜疑在美中雙方都是存在的。美國兩黨如今認為一切都是中國的錯。按照特朗普政府去年6月發表的白皮書的說法,中國對美國未來的繁榮構成了切實威脅。而中方認為美國的遏制戰略對自己構成了威脅,這進一步強化了中方對美國的戒備心理。從亞太再平衡到TPP再到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這些舉動令中國人很擔心美國會把槍口對準自己以經濟發展和民族復興為內容的建國百年目標。
??兩國對對方的指責其實是長期以來互信缺失的產物(雖然美中之間是互相深度依賴的)。兩國都依賴對方以實現自己的經濟增長——作為一個出口型經濟體,中國長期以來對此有很清晰的認識,然而華盛頓的那些政治家卻似乎對這一點不以為然。其實,美國非常依賴來自中國的廉價消費品、依賴中國購買美債的資金、依賴中國這個美國第三大而且增長最為迅速的出口市場。
??無論是人際關系還是國際關系,太過互相依賴的問題在于,這種關系是一種深受互動對象影響的、易變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最終難免落入機能失調的命運。當一方改變互動的模式時,另一方就會感受到威脅,沖突便由此而起。其實,兩國經濟一直處于動態變化之中,而中國經濟的轉變尤為深刻——中國經濟正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從依賴出口轉向依賴消費,從技術引進轉向自主創新。相比之下,美國卻在固守“美式發展模式更加優越”的傲慢心理。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在與那個“舊中國”打交道時顯然是更加舒適的,而面對如今的“新中國”,美國則感到備受威脅。美中兩國的互相依賴關系已經進入了沖突期,美國對自身受到威脅的過激反應就是信號。
??那么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呢?兩國將陷入沖突的困境,而且很難脫身。雖然兩國有可能在雙邊貿易不平衡等問題上達成一份表面化的協議,然而在科技發展等問題上,兩國之間的結構性沖突長期來看將難以化解。經濟冷戰具體是什么樣的呢?兩國將長期陷入互相譴責的困境,兩國將互相加征關稅并采取其他制裁措施,各自的經濟活力在這一過程中也將遭到削弱。
??對于美中兩國來說,終極解決方案的來源是唯一的,那就是兩國內部的力量。對于中國來說,它應該成功完成國內改革,實現長期以來的經濟再平衡目標;對于美國來說,它應該重建國內儲蓄,通過投資基礎設施、提高工業生產能力、增加人力資本等手段來恢復自己的國際競爭力。對于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來說,我提出的這些要求算得上過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