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家居賣場抬眼看去,曾經熟悉的成品家具店里紛紛掛出了全屋定制的招牌,家裝公司里的銷售人員在熱情的宣講著自家定制家具的能力超乎想象,原本做衣柜的將觸角伸向了更多領域的定制,在廚房里駕輕就熟的櫥柜品牌也對定制表現著不小的野心……
甚至不少家居展會,也紛紛將主題模塊瞄向了“定制”。不難發現,定制已經成為與家緊密相連的一部分,從消費者一心追求個性化的裝飾,到對于定制家具實際功用
與空間巧用的優勢認同,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激發了定制市場的不斷提升與創新,同時也讓這個市場變得有些膨脹跳脫。
無論之前做的是哪個領域,無論是否具有專業定制的背景與經驗,只要和家沾上了邊,商家們就紛紛愿意在定制上試水,至于究竟是平穩過河,還是被石頭一而再再而三地絆倒,吃虧
多的往往卻是為此掏腰包的消費者。面對遍地開花的各路定制方式,未來究竟誰能站穩腳跟?《北京青年報·廣廈時代》請專業人士分析解答。
做櫥柜的挺進了衣帽間 細節決定未來走向
測量、選材成熟、模塊化的設計和生產等優勢,讓挺進定制大軍的櫥柜品牌一出手就自帶光環,當然,對于定制一個家來說,具備這些仍然遠遠不夠。
歐派、志邦、韓麗、皮阿諾……賣場里消費者耳熟能詳的櫥柜品牌幾乎無一例外都涉足了其他品類的定制。就在消費者無比信任掏出腰包時,也有業內人士提示,櫥柜
的定制安裝往往需要在現場裁切加工,而這種習慣一旦被帶入其他家具品類的定制,很可能造成麻煩。歐派北京公司副總經理姚剛更是表示,全屋定制一旦喊出來,
就應當有“家裝設計”的角色參與其中。“與簡單的定制櫥柜不同,全屋定制更需要幫助消費者考慮到整體家裝風格的統一性,這需要有相當深厚的室內設計功底和
制造水平。”
因而,對于由定制櫥柜轉向全屋定制的品牌來說,精細化和工廠化的作業能力必不可少。品牌是否能夠調整自己區別開櫥柜定制與全屋定制,把握好每一個細節的處理,都決定了其是否能夠在定制市場中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老牌定制領域擴張??腳踏實地比極速前進更重要
從櫥柜定制邁向全屋定制,并非易事,而從定制一般品類家具擴至廚房及全屋,同樣得多用心。
水電改造、防火防潮材料、各種孔洞位置預留……本就在家裝環節中充滿挑戰的廚房空間,如今被囊括到全屋定制的“大包”中,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弄糟糕。而在市場
中,仍舊不乏各個品牌前來嘗試,卡諾亞衣柜、科凡定制、仁豪定制家具等定制品牌,都或輕或重地將涉獵范圍延伸到了廚房。“廚房領域的定制產品往往需要更專
業化的定制水準,由于廚房空間涉及大量水路及電路的改造,這就對設計師的設計能力和經驗有更高的要求。” 定制品牌飛美家具設計總監王慶昌告訴《廣廈時
代》,“廚房經常與水和火打交道,定制櫥柜的選材也應有所不同,防潮防火是基本的要求。”
誠然,在定制領域著急擴張的品牌往往很難在相應的技術領域穩扎穩打,懸著的設計和制造水平,想必也只能讓定制止步于原有的內容。
家裝公司“定制”花樣繁多 報價混雜難獲訂單
事實上,與老牌定制品牌同步甚至更早“起家”的,還有一批家裝公司。輕工輔料早已不能滿足裝修公司的胃口,施工帶軟裝,定制送家具,幾乎已經成為家裝公司的一種賣點,至于效果怎樣,就很難判別了。
不過以不少消費者的經歷來看,由家裝公司完成的家具定制,很容易出現的麻煩就是有一點點問題就可能需要整裝換血,由于缺乏系統化的梳理和模塊化的制造生產,一旦家具中某個局部出現問題,就很難再重新修補。
另外,家裝報價的復雜多變本就已經令人頭痛不已,摻雜著多項定制內容的價格報表,究竟又有幾分虛實,往往變得更加無從判斷。
成品家具半路出家 有些“偽定制”只為謀生
與所有有著定制經驗和背景的品牌不同,另一大批涌入定制市場的商家,是從做成品家具改道而來。
變換花色、縮放尺寸、同一設計元素放置到各品類家具身上,不少成品家具的“套路”,其實早已經被一些成熟的消費者看破。不在幕后為定制另開辟新的設計與生產
模式,只是簡單“加工”原有的成品家具,如此得來的定制,顯然只是為了求得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的帽子。甚至一些叫囂定制的品牌,連像樣的家具定制圖紙都
不大會出,更別提全屋整體設計定制。在具有成品家具生產經驗又兼顧定制產品的百強家具看來,為了避免只定制個別家具從而打破了居室的美觀和整體和諧感,專
業的設計師會為消費者設計整套的全屋定制設計圖,從平面圖到3D效果圖,家具擺放、軟裝配飾等一目了然。
顯然,如果沒有專業的定制團隊與完整順暢的定制體系在幕后支撐,品牌頭頂上再多的標語也不過是夸夸其談。
提示
售后方顯能力 體系完善才算真本事
和所有的家裝環節、成品家具消費一樣,定制家具基本的售后處理同樣是一個品牌是否真正具有成熟定制能力的重要考核。同時,定制家具早已經過了“一錘子買賣”的時期,后期的局部翻修與維護對于完善的定制品牌來說也早已不再是難題。
以“家具是定制生產不予修補”為由拒絕消費者售后需求的商家,往往生產制造水平較低,產業鏈條不完整。需要消費者注意的是,在選擇定制家具時,合同中應對相應的售后服務內容有所注明,一旦發現商家在有意規避這類問題,應重新慎重選擇。(來源:北京青年報)